兒童華夏文化工作坊的課程內容有茶道,香道和花道.

>>茶道(4小時)<<

主旨: 兒童心茶坊由正念茶師蘇菲所帶領, 課程主要帶給小朋友的是: 訓練肌肉協調力, 心性的穩定,生活倫理及創意教學的延伸. 課程主要以紅茶為主. 分別為慢.茶的清木(台茶十八號)及慢.茶的尋蜜(蜜香紅水烏龍)

兩人一組分別為:

司茶人: 尊重及感恩協助自己的茶侶,並其了解在日常生活中不是所有的協助都是理所當然的,提升尊重及感恩的心

茶侶: 協助司茶人所需,茶侶可訓練小朋友懂得付出及協助他人的能力

課程內容

1. 與茶的第一類接觸

眼: 觀看茶菁

耳: 耳聽茶故事

鼻: 鼻吸茶菁香

舌: 淺嚐茶湯香

身: 兒童正念動中禪

意: 心性合一, 專注力收心 (脈搏數息法)

2. 兒童心茶法

心性合一, 專注力收心 (脈搏數息法)

透過正念行茶法的教授,讓孩子可以泡出屬於自己的茶,來跟茶當朋友~

慢・茶主人所推廣的“正念行茶”即以正念學理為基礎概要融入茶道, 即遵循正念心鑰五點如下(正念療育的實踐與理論,呂凱文, 2015), 此五點正念行茶心鑰適用於司茶人及茶客:

1. 試著覺察當下身心最大動作

   a. 手部動作變化有那些被你觀察到了?

b. 感受, 你的情緒有那些變化被你觀察到了?

c. 你有那些認知,想法及念頭被你觀察到了?

2. 不帶任何批判進行自我覺察:不管茶湯滋味如何, 喜不喜歡, 忠於自己的感受不要批判, 只需觀察變化; 觀察自己心的變化.

3. 不試圖改變觀察現象:改變是對無常的抗拒. 在品每一泡茶時, 不要去捉之前喝過的感覺; 例如:品蜜香紅水烏龍時, 心中對那一份蜜香有期待, 或者試圖把之前品過的感覺捉回來,而來斷定這一品茶.

4. 帶著身體感進行綿密微細的覺察:

安住自己~心在哪裡,世間在哪裡.

5. 誠實而不覆藏,不扭曲地面對覺察的內容:

並不是每一泡茶自己都能表現得非常好或每一泡茶自己的喜歡, 自己若不喜歡就不喜歡,必須誠實以待,但不做任何批評,任運喝茶品茶.

3. 茶湯交流及小小茶人的素養

心性合一, 專注力收心 (脈搏數息法)

1. 每個小朋友透過心茶泡法來作茶湯交流

2. 製作奶泡紅茶讓茶生活化

4. 感恩飲水思源: 茶的來源追朔

5. 奉茶精神教學

6. 小小茶人衣著教學

4. 茶席的佈置(創意教學)及親子奉茶會

讓孩子自己設計自己的茶席,利用漂亮的布, 花, 盤, 瓶,書或玩具來玩創意茶席,屬於孩子自己內心的茶席~

邀請爸爸媽媽一起來奉茶, 給小小茶人一個愛的鼓勵!

>>香道(3小時)<<

香文化始於先秦,繁盛於隋唐,鼎盛於宋元,流行於明清。香文化與經濟發展有很大関係,但香文化是養心,養性也是養生文化。而香在華夏文化中也扮演著相當舉足輕重的地位.

在香器及香材使用非常細膩,因此可以培養孩子的專注力,肢體敏感度及協調能力,更能激發孩子對於文化美學的喜好.

課程內容

每位小朋友各有一組香器及香道具使用

  • 認識香文化:香文化的由來及故事講述.
  • 認識香器及使用:一般香爐及琴爐介紹及線香使用之香叉介紹.

3. 線香禮法教學:手勢, 儀態展現及教導

4.. 篆香禮法教學:手勢,坐姿及儀態展現.

篆香,早在唐代時就有人使用,宋代時達到高峰。

篆香,也叫拓香、印香,用一個叫做香篆的模具,将香粉填入,取出香篆,點燃成型的香粉即可

5. 香舞靜心動中禪:以觀香的煙舞呈現,小朋友要記住其變化後,以繪畫呈現出.

讓孩子學習觀察及專注力.

6.  手工製香體驗

>>花道 (3小時)<<

花藝一直是茶席及香席中不可或缺的元素, 花,器,香及茶構成茶席中展現的藝術文化. 這一堂課最主要教導學生表現出茶席及香席中所需要的小品, 而能讓茶席的展現增添藝術感

課程內容

每2位小朋友一組花器,花器有瓶及碗兩種. 教學元素以中華花藝為主要教學基礎.

  • 選花材
  • 以繪畫方式畫出花型
  • 兩人合作完成作品

此目的是要讓孩子了解團隊合作, 過程中懂得傾聽, 溝通及協調能力.

課程時數:10小時

招生人數:最多12

學費: 4500/

費用包括:茶葉, 香材, 花器,茶器及香器使用(每人一組)

課程地點:台北市大同區迪化街一段942 慢・茶空間

開課時間:

     1. 105221~320,每周日早上10:30~12:00, 滿6人即開班

 2. 可客制規劃課程, 滿6個人開班

arrow
arrow

    慢茶女掌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