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教學的過程中,最常被問到的問題大多爲:老師,茶量要放多少?時間要多久?溫度要幾度?如果是初學者,我會很仔細的告知目前大家所知的標準時間,置茶量及大約温度,但隨著時間增長,當學生拿到沒喝過的茶再問起這個問題時,我的回答通常都是:自己試試~這個回答不是老師偷懶不想回答,而是學生該往另一個層次往多一點,少一點的的習茶觀開始邁進了。

茶,對我而言是一種食物或者該說是一種料理;有人喜歡烏龍的清香或花香,也有人喜歡岩茶的韻味,更有人喜歡潽洱的陳味,一樣是茶因不同茶品種,製程,再加上茶人的展現,自有不同的茶湯滋味呈現;但每一種在不同條件自然呈現不同的風味。我曾經碰過一位愛茶人泡全球狀烏龍時,置茶量是壺的2/3,時間也以一般的標準時間出湯,但呈現的茶湯濃郁至我也幾乎無法入囗,可是這位愛茶人就愛這一味。我也曾喝過舖滿蓋杯的岩茶,不過,卻在幾秒內出湯,但,茶湯及茶氣卻令我忘懷~

多一點,少一點的習茶觀,是在提起習茶人對茶湯變化的敏感度,以不同條件譲茶說不同的話,但也是需要司茶人給機會。

多一點,少一點的習茶態度,會讓習茶過程中增添更多豐富感~
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茶湯 正念
    全站熱搜

    慢茶女掌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