禮容,是行禮者在行禮過程中表現出來的容貌、神情、體態舉止、聲氣等,是禮的要素之一,與禮相伴而生,正如《禮記.冠義》所云「禮義之始,在於正容體,齊顏色,順辭令」。

禮容,曾經的王官之學。在商周時代可單稱「容」、「頌」,也可稱作「威儀」。

《周頌譜》雲「頌之言容」 。

《釋名.釋言語》雲「頌,容也」。

《周禮》保氏職責之一教國子以「六儀」:一曰祭祀之容,二曰賓客之容,三曰朝廷之容,四曰喪紀之容,五曰軍旅之容,六曰車馬之容。

《孔子家語》載孔子「為兒嬉戲,陳俎豆,設禮容」。

《史記·儒林列傳》:高堂生能言之。而魯徐生善為容。孝文帝時,徐生以容為禮官大夫。傳子至孫徐延、徐襄。襄,其天資善為容,襄以容為漢禮官大夫,至廣陵內史。

《禮記·玉藻》:「足容重,手容恭,目容端,口容止,聲容靜,頭容直,氣容肅,立容德,色容莊,坐如屍。燕居告溫溫」。平日涵養,皆在行走坐站間。

孔子曰:「君子有九思:視思明,聽思聰,色思溫,貌思恭,言思忠,事思敬,疑思問,忿思難,見得思義」。孟子進一步闡釋:「耳目之官不思,而蔽於物;物交物,則引之而已矣。心之官則思,思則得之,不思則不得也」。禮容在形教,要義在「思」。

九容、九思,由儀以牽思,由思而導行。是故:「有動作、禮義、威儀之則,以定命也。能者,養以之福;不能者,敗以取禍。」 此間關呼修養,不是單純讀書能夠獲得的。

君子博學於文,約之以禮。當下我們偏重在博學知識、技能上,確無約之以禮的人格培養。我們正處在傳統文化復興的路口,不缺財物,不缺歷史資源,唯缺的是自覺自醒的思想與精神。禮容-曾經的王官之學,涵養身心的密碼,未來需要我們一起努力!

 

轉載至 緣漢廊橋 發表于文化
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禮記 孔子 周禮 禮容
    全站熱搜

    慢茶女掌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