八方窯 

窯主:圈內人稱逍遙子。作風樸實,每每有新的創作,而創作的靈感來自四面八方,故稱八方窯。

逍遙子習陶多年,與同好之間多所研究,也向台灣的陶藝大師曾樹枝先生習藝;融合曾老師的質樸特色,加入自身的創意與對作品細緻的要求,作品量雖不多,但每月均有作品進窯,以規律的作息,創作,驗證窯燒的經驗與結果。

早年逍遙子也在台灣的科技產業任職,但鑑於人與人的競爭,產業的交替,越更顯陶藝亙古的韻味,所以多年前棄科技產業,回到人文與生活的常軌。

窯燒非常辛苦,無論人力﹑時間﹑耐心都是相當大的付出,而柴燒的難控制,對每個陶藝家無疑是項最大的挑戰,但柴燒渾厚內斂的質感,搭配火痕與灰釉的結合,往往

讓作品有意想不到的效果,又是柴燒難能可貴又令人著迷的地方。

八方窯堅持: 
------ 完全手工拉坯﹑修坯。
-------不上釉藥﹑無毒﹑完全柴燒,自然成色。

逍遙子作品:

形與意
效法大自然﹑結合生活中的創意。
---以50年代台灣農村生活的點滴與農作的工具。
---以植物(e.x. )荷葉的型創作。
---以稻禾的一成為作品的元素。
---以多元的刀法,呈現作品多樣的風貌( e.x. 手捏,刀削,,)
---以中國文化元素,融入作品的創意。

成像
除呈現柴燒古樸的特色外,”層次”﹑”光澤”﹑”火痕”,是作家要呈現的特色。

層次;在於落灰的形成,這需要在1200度左右,有一定的持溫。當然整體的表現,是”火”,“灰”,”土”結合的表現,這也是柴燒不好掌控卻也迷人之處。

光澤;不能用”亮”來形容,應該是用”潤”來描述;“潤”比”亮”來的多有點內含,多一點變化,也比較耐看;”潤”的燒法,是經過多年的琢磨;需要在最高溫前,作約略100度上下幾個回合的循環,中間投材量,也影響落灰的多與寡(厚不厚)。

火痕;材燒另一迷人之處,火痕的形成與要求大概是柴燒在意境上的上端,不見得作品常有火痕,因為火痕的控制,是在瞬間完成,需要在適當高溫下,作品已經有適當落灰附著,加以一定快速的火量與升溫,這通常不好操作;即便操作完整,也因窯內的氣氛而左右;講單純點;不同大小,高低作品的擺法,與之行程也形形相關。

柴燒;也堅持細緻有特色的作品,所以件件都是精華,也都是花苦工嘔心瀝血之作。

八方窯,洗盡鉛華,回顧頭來,質樸自然還是最最迷人!

arrow
arrow

    慢茶女掌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